全球超级电容市场容量预测、主要应用场景及国产十大超容厂商包括GMCC、江海、中车、今朝、普兰、合容、凯美、中科等对比分析
一、全球超级电容市场容量及增长趋势
指标 |
数据 / 预测 |
2023 年市场规模 |
约 30 亿美元 |
2030 年预测规模 |
超 80 亿美元 |
年复合增长率 |
15% - 20% |
驱动因素 |
新能源、电网调频、工业自动化需求;政策推动(碳中和目标) |
二、超级电容前三大应用场景及作用
(一)交通运输(占比约 40%)
应用领域 |
作用 |
新能源汽车 |
启停系统能量回收,弥补锂电池功率密度不足,延长电池寿命 |
轨道交通(如地铁) |
制动能量回收(节能 20% - 30%),紧急牵引供电 |
电动重卡 / 港口机械 |
短时大功率输出(如爬坡加速),降低柴油机污染 |
(二)可再生能源(占比约 25%)
应用领域 |
作用 |
风力发电变桨系统 |
紧急备用电源(断电时快速释放能量调整叶片角度,防止风机损毁) |
光伏储能系统 |
平抑功率波动,提升并网稳定性 |
(三)工业设备(占比约 20%)
应用领域 |
作用 |
智能电网 |
电网调频(毫秒级响应),缓解电压骤降 |
起重机 / 电梯 |
能量回收(制动时储存势能,减少能耗) |
军工设备 |
电磁弹射、激光武器等瞬时高功率场景 |
三、国产十大超级电容厂商对比分析 (可点击图片放大浏览)
厂商名称 |
核心技术 / 产品 |
主要客户及应用领域 |
竞争优势 |
发展趋势 |
烯晶碳能 GMCC |
干法电极技术、混合型超级电容 |
宇通客车、比亚迪(新能源车启停系统) |
功率密度行业领先(>15kW/kg) |
拓展海外市场(欧洲储能项目) |
CRRC(中车) |
轨道交通专用超级电容模组 |
国内地铁(如广州、深圳)、海外轻轨项目 |
深度绑定中车集团,系统集成能力强 |
推进海外轨道交通市场 |
今朝时代 |
风电变桨超级电容系统 |
金风科技、远景能源(风机变桨备用电源) |
风电领域市占率超 60% |
布局海上风电高耐腐蚀产品 |
天津普兰 |
干法电极超级电容( |
国家电网(智能电表)、5G 基站 |
能量密度高(~40Wh/kg) |
开发电网级调频储能系统 |
西安合容 |
干法 + 湿法双路线,全系列产品 |
三一重工(工程机械)、军工客户 |
军工资质齐全,定制化能力突出 |
加大军工领域研发投入 |
南通中天 |
卷绕式超级电容(成本优势) |
电网储能、UPS 电源厂商 |
规模化生产(产能达 100 万只 / 年) |
拓展东南亚微电网市场 |
重庆中科 |
超低温超级电容(-40℃性能稳定) |
北方寒区公交、极地科考设备 |
低温性能行业领先 |
开发极地 / 航天特种场景应用 |
辽宁凯美 |
活性炭材料自研,成本控制优异 |
低速电动车、智能家居(储能后备电源) |
性价比高(价格比同行低 15% - 20%) |
深耕消费级市场 |
上海奥威 |
有机系超级电容(3.0V 高电压) |
船舶动力系统、AGV 物流机器人 |
电压平台高,适配工业设备 |
研发高能量密度有机电解液体系 |
宁波中车 |
超级电容 + 锂电池混合储能系统 |
城市微循环公交、储能电站 |
系统级解决方案(能源管理算法优化) |
推进 “光储充” 一体化项目 |
四、国产厂商竞争格局总结
-
技术路线分化:干法电极(烯晶碳能)vs. 干法电极(天津普兰)vs. 混合型(上海奥威)
-
应用领域聚焦:
-
头部企业(中车、烯晶碳能)主攻高附加值场景(轨道交通、新能源汽车) -
中小厂商(辽宁凯美、南通中天)以规模化生产抢占消费级市场
-
-
未来趋势:
-
向 “高能量密度 + 高功率密度” 双高方向发展(如混合型超级电容)
-
与氢燃料电池、锂电池形成互补(如氢燃料重卡的冷启动电源)
-
五、功率型应用场景需求图谱 (点击图片放大浏览)
斯达沃提供基于功率型储能应用场景的方案设计、模组定制、系统集成等服务。
欢迎深度交流,共议商机!


新闻中心
NEWS